|     虽然听起来考研距离大家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抛出一下休息时间、各种事情的时间等等,其实考研复习的时间真的所剩无几,是不是已经有了时间不够用的感觉,没关系这种感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所以做好时间管理形成好习惯很重要啊!一、时间管理是什么
 标准答案解释为: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
 有很多朋友说,时间是不能管理的,因为它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只会不停地流逝,所以我们能管理的只是我们自己。
 其实真正的时间管理和这些朋友所倡导的管理自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说法不一样。
 说到底时间管理只是一种帮助我们成功的“手段”,是达成某项目标的催化剂,而不是目标本身!
 就比如一场F1赛车比赛,所有人的赛程都是相同的,但每位驾驶员的水平不同,赛车的配置不同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的能力不同,甚至在比赛过程中,每位赛车手的运气也是不同的。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比赛的最终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驾驶水平,好的赛车配置,一流的后勤保障都会增加选手赢得比赛的概率。
 考研也是如此,懂得时间管理的朋友并不代表着最终的胜利,但一定会增加其成功的概率。
 二、瞎忙和高效的区别
 1.疲于奔命VS善于规划
 瞎忙族和高效人士的时间都安排得很满,但是却有本质的区别。
 瞎忙族是没有目标和方向的忙碌,整天被外部力量推着赶着,永远有忙不完的活,永远在救火,但是却说不上来忙了些啥,为了啥。
 每天看似起得最早回来最晚,却什么都没做完,效率极低。
 而高效人士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规划,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每一个阶段的奋斗有什么意义。他们的忙碌是充实,而不是庸碌。
 这样的人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规划,每天的计划合理又紧密,所以什么都能做完。
 2.杂乱无序VS要事优先
 瞎忙族的眼里,所有的工作都是差不多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完全随机无序。对信息、邮件、通知一点抵抗力都没有,经常手头的工作做到一半又切换到另一件事。
 结果越忙越乱,一天下来,真正完成的事一件也没有。
 而高效人士非常注重计划和优先级排序,每天把状态最佳的时间段安排给最重要的三件事。遇到临时出现的工作,先放到“收件箱”里,而不是打断当前任务。
 关于这点,推荐大家学习GTD(GettingThingsDone)理论。
 3.埋头干活VS抬头看路
 瞎忙族经常看起来好像很有执行力,接到任务说干就干,风风火火的。但是经常干到一半,发现方向错了!一切又得推倒重来,反反复复,效率低不说,还浪费公司资源。
 而高效人士不仅能埋头干活,也非常注重抬头看路。行动之前,花必要的时间想清楚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怎么做最合理,有没有更优的方案?低效率和无用功是他们极力避免的。
 4.来者不拒VS敢于说不
 很多瞎忙族都是老好人,不懂得(或者不敢)拒绝别人,各种事情都往自己头上揽。结果忙得焦头烂额,连自己的份内工作都没做好,被老板责备。
 别人的事也做得马马虎虎,两头不讨好。
 高效人士并非不热心助人,但是能分清主次,他们明白份内工作都没做好的情况下,其他事情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懂得合情合理地拒绝别人。
 5.以忙为荣VS结果导向
 瞎忙族的口头禅是“我很忙”“我没时间”,经常发朋友圈晒加班,把忙碌当成炫耀的资本,殊不知恰恰暴露自己的效率低下。
 天天秀自己多么努力学习,学的多么艰苦,其实~~~摆拍+P图花了两个小时,这样的人到底在炫耀什么呢?
 而高效人士从来不觉得忙碌有什么值得吹嘘的,永远只用结果来证明自己。轻轻松松把任务搞定,才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真正的大神从来不觉得努力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6.撒胡椒面VS懂得取舍
 瞎忙族的时间分配是“撒胡椒面”型,每项任务都安排一点时间,每件事都做得一般般,然后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
 而高效人士懂得取舍的艺术,明白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他们会果断地舍弃低价值的工作,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7.多任务处理VS专注再专注
 瞎忙族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总想实现传说中的“多任务处理”。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各种事情乱成一团麻,效率反而大大降低。
 高效人士相信专注的力量,一次只求做好一件事。遇到重要的任务,他们会给自己安排整块的不被打扰的时间,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封闭空间,以最高的效率攻克一个堡垒,然后再下一个。
 8.总在焦虑VS拥抱变化
 瞎忙族经常处于无意义的焦虑状态,总在担心可能存在的变数,总害怕工作没保障、行业没前途、选择有风险。任由焦虑消耗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却很少做出点实际行动。
 高效人士明白,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与其无谓地焦虑,不如主动拥抱变化。
 所以,他们经常会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前沿信息,主动学习新技能,永远让自己保持在成长进步的状态。
 9.大家一起忙VS大家一起高效
 瞎忙族不仅自己忙,也总想让身边的人都忙起来。这种人当了领导,最怕下属闲着,没事也要找事做,至于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反倒不关心。有这样的领导,是员工的灾难。
 而崇尚高效的领导,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提升团队效率,反复研究改进团队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在生产力工具和员工培训上花钱绝不心疼。
 只要业务进展顺利,并不吝啬让员工早点下班或者多搞团队建设。有这样的领导,是员工的福气。
 10.众口难调VS快速行动
 缺乏决断力是瞎忙族的通病,做事害怕犯错,行动时畏首畏尾。为了让所有人满意,过于广泛地(甚至是毫无必要地)征求意见,结果必然是众口难调,导致更加难以决策。
 而高效人士明白,行动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没有行动,一切都是零。他们会适当听取意见,但是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下定决心之后,快速地行动起来!用行动赢得成功和梦想!
 三、该怎么做
 ►定律一:分清轻重缓急
 人有远近亲疏,事有轻重缓急。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长达一年的备考历程中,你要面对的事情有许多许多,如何恰到好处地做好规划安排,是考验你时间管理智慧的时候。
 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最重要、最紧急或最有价值的事情放到前面做,而判断这个“最”的标准每个人却不同。
 考研路上,哪门学科是你最薄弱的?那部分内容出题率最高?哪种题型占据的分值比重最大?这些都值得你予以优先考虑、特殊对待。
 ►定律二:今日事今日毕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明日如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日事今日毕,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有效的时间管理法则。
 其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将今天的事情顺利完成,而在于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保持长久的高效率的状态。
 考研路上,每一阶段的复习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把这一阶段的计划按时完成,不仅能保证下一阶段的按时进行,还能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有效增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定律三:善用碎片时间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过一句话:“余平时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可见,被割裂成碎片之后的时间固然利用价值降低,但如果把这些碎片时间连缀起来,也是一笔惊人的财富,足以培养出一代巨匠或文豪。
 考研路上你是否也有许多这样可供利用的碎片时间?排队的间隙记两个单词,等人的片刻看一小段文章,零碎的时间积累起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注意要劳逸结合哦!留白的时间可以填充,休息的时间也要保证才好。
 ►定律四:目标量化带来成就感
 一定要量化,不能说上午背一个小时单词,而是上午7:00-8:00背完5-10页的单词并默写一遍。
 自己心里要有数,你玩不成这个任务,下一个任务就会耽误,最后推推推,考研也被耽误了,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当然,量化要合理。
 出色的时间管理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很喜欢拉任务分解清单,享受从清单上划掉一项的成就感。这种对成就感的追求,本身也是他们去管理自己的时间的动力。但这未必是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从高效的生活中获得满足,也有些人从慢节奏随性的生活中获得满足。
 如果你决定“发呆时间”“看小说时间”“看肥皂剧时间”对你来说很重要,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你知道你的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什么,并觉得值得就好。
 四、节约时间的16个小tips
 1.对于过去失败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内疚感。
 (很重要,过去就过去了,应该想办法弥补,而不是一直忏悔。但是适度的羞耻感也要有。)
 2.提醒自己为重要的事情留出时间。
 3.尽量早睡早起。
 (emmmm,早睡不是晚上九点十点,是11:30-12:00,不要再晚,影响第二天效率)
 4.不要长时间看手机。
 (不用多说了吧,微博好玩吧,虎扑好玩吧,抖音好玩吧,但是玩这些不能让你考上研啊)
 5.有效地利用等待的时间。
 (排队干啥的时候回忆一下新背的专业课概念,忘了待会儿回去赶紧再看一遍)
 6.将表拨快3分钟。
 7.随身携带空白卡片,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
 (想法和创意大于天)
 8.设定自己每天的目标,定期回顾。
 9.按事情的重要性排序,首先做重要的事情。
 10.更加巧妙地学习,而不仅仅是努力。
 (方法很重要,你们应该也认同)
 11.与你试图避免的事情正面交锋。
 (数学再难,你也不能一直躲着,所以正面去刚!)
 12.尽可能裁掉无结果的任务。
 (比如跟人争论数一难还是数三难,管他呢,谁考上谁牛呗)
 13.为自己和他人设立最终期限。
 14.在所有讨论中积极地倾听。
 (有时候听别人的想法和思路会给你很大的启发)
 15.定期清理废物,保持桌面整洁。
 (桌面整洁便于找东西,不过如果你习惯了你的乱七八糟也可以忽略……)
 16.将所有的小事保留起来一次解决。
 (今天晚上集中把寝室收拾一下,然后集中清洗衣物,给家里打个电话等等,也是一种调节)
 五、时间管理的APP推荐
 苹果用户大多可用,安卓有的没有,谁让我们安卓这么可怜嘤嘤嘤,大家也可以去发掘可替代版,欢迎留言分享给大家!
 (一)记录每一项任务累积花了多少时间的App
 •ihour
 可以记录你每一项任务(目标)花了多少个小时的神器,比如累计拉琴968个小时什么的。
 功能:
 每日记录
 所有事项归整一处,方便记录该事项每日,总共投入
 还有各种里程碑可以激励大家。
 (二)利于专注的App
 •专心
 你一定听说过一个时间管理的App叫Forest吧,功能就是接在你需要专心学习的时候,点击“开始”按钮,用种子种植一棵树,然后你就不能玩手机啦!
 你滑动手机的话树会死掉!如果你能坚持到你设置的时间,如30分钟内,你不去滑动手机,你就会收获一棵树!
 可是Forest要钱。
 专心,就是Forest的免费版啦
 (三)记录一生的时间的App
 •Left
 如果一个人只能活到75岁,那么他刚好能活900个月,在A4纸上表示也就是30*30的表格!
 Left的功能很简单,只有一个,就是用一张表格来显示你已经逝去的时间。
 比如说,你20岁了,那么你就大概活了251个月,如果活到75岁,那么还剩下649个月!
 很简单,却很震撼!
 用震撼的方式提醒自己时间宝贵,要珍惜!
 (四)闹钟类的App
 •怪物闹钟(起不来的必备!)
 这个闹钟首先是萌啦!它的界面非常可爱!
 其次,每天早上保证不会迟到!
 你调了闹钟,必须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才能把它关掉,比如简易拼图,简易算数等等!没过关,那抱歉啦,就连闹钟响的声音的都调小不了!
 界面萌萌哒
 还有50多种免费的,各种各样的闹钟供你选择。
 •火箭闹钟(为什么想起了火箭少女…扶额)
 壁纸好看,审美品位好,颜值高,易操作!
 (五)习惯类的App
 •微习惯
 坚持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啦!
 可以参与某个养成习惯的圈子,互相监督
 也可以把某些习惯设置为隐私类,自己可见。
 •HabitStreaks
 界面清晰简明,可以看到自己习惯养成的进度。
 (六)记录一天,日程表类的App
 •Pendo
 界面可爱
 多种方式记录稍纵即逝的想法
 工作,旅行,学习等多种标签轻松区分你所记录的东西的性质
 (七)记录每一天在手机上花了多少时间的App
 •小容
 •抬头
 记录每一天在手机上花了多少时间
 可以设置手机总用时,超时会提醒你
 •Moment
 记录你的手机屏幕亮了多长时间
 其实说的再多,时间管理仍然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你明知自己玩手机不对,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小编觉得你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考研的初心了。
 说到底,你心里要有一根弦,可以管住你的弦。
 比如小编有个朋友考研学习的时候可以非常专注,我问她如何做到的,她说“我觉得我既然都考研了,不好好学习太难受了。”
 小编没有我朋友这样的自制力和定力,但是小编是一个看到别人那么努力学习自己要是不去就觉得非常不舒服的人,所以小编就跟着我那位朋友天天上自习。
 所以呀,你要找一个可以牵动你的点,比如你想去哪个城市,想去跟谁在一个学校等等,时间真的宝贵,到了考试的前一天,你就知道这种感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