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复试环节作为通向研究生门槛儿的最后一步,很多考研er反馈自己进入不了状态,虽然紧张但是还是有些懒散,关键是不知道如何抓住重点,可是时间越来越紧张,小编整理了过来人总结的复试成功“秘籍”,提高复试备考效率。一、跨专业者忌“死学”
 跨专业考研的,复习时,书本上的内容学得很扎实,在很多学术与专业知识上准备了很多。但学的比较死板,特别是只关注书本上现有的知识,而忽略了经济学上不可缺少的一些前沿动态知识,如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观点。
 二、考官论文要参考
 对国内外著名著作还要有重点地进行涉猎,因为复试中导师们提的问题往往与之有关。
 三、老套问题新答法
 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老师印象深刻。(开学后,导师依然印象很深刻)
 四、投其所好说经典
 突击专业经典书籍,多看一点经典的著作,有益无害。
 五、理论、实事相结合
 考生最好多翻阅一些专业期刊。同时对本年度业内发生的热点事件要有一定的了解。
 六、自我特色多强调
 可以踏踏实实收集资料、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很多系的导师是欣赏这类学生的。
 七、适当“卖弄”学术词
 在表述观点时用些比较专业的词语,简单的几个词语就可以让老师看到你的功底。
 八、表达、接受两相宜
 老师要求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另外不要只一味表达自己的理念,和老师互动要有来有往。
 九、态度严谨求精确
 有的学科很讲究正确性和严密性,要做到简单、准确,问题要分清楚,比如基础数学。
 十、“我就是个研究生”
 要从研究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要像研究生那样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举一反三。
 十一、态度诚恳心态正
 要有良好的心态,毕竟初试都挺过来了,还怕什么。态度要端正,不要不懂装懂。
 十二、课题、实验细梳理
 一般复试中笔试不是太难,只要初试后不放松,继续再复习一些专业知识,就不成问题。
 十三、敢于开口说英语
 在英语口语表达上没有做到最优秀,在考场中不要犯沉默这一大忌。
 十四、老师提问听清楚
 条理清楚,知道要答什么;对专业知识掌握很扎实,氛围融洽,不过于僵硬。
 十五、主动沟通不怯场
 没有听懂老师提问的英语问题,至少在和老师沟通过程中展示出英语水平。
 十六、经验教训多吸取
 没事多看看学长学姐的成功或者失败复试的经验,会收获很多,也会打消一部分紧张的心情。
 十七、有备也要有创新
 有时候准备过了头也不好,不要回答的比较生硬而且有准备之嫌,有的导师更喜欢创新的学生。
 
 |